6686 SPORTS湖州与广安一头湖羊走出别样生态路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2-04 14:45:35    浏览:

[返回]

  6686 SPORTS湖州与广安一头湖羊走出别样生态路四川广安东岳镇地处川东丘陵,夏日清晨,薄薄的云雾笼罩在连绵群山之间,闯入眼帘的只有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绿。

  “咩咩咩”几声羊叫打破了群山的寂静,也唤醒了沉睡的乡村。胡春林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走进1号羊圈,“明星”湖羊“0832”刚生下了两只羊宝宝,他不放心,一起床就先来看看情况。

  湖羊,因产自太湖流域而得名。远在四川的胡春林一家与湖羊结缘,源于2018年湖州南浔与广安开展结对帮扶。那年深秋,110头湖羊作为“先锋部队”,从“两山”理念发源地湖州出发,跨越1500多公里,在巴蜀之地安了家。

  5年来,整个广安已有湖羊近3万头,以湖羊为核心的生态种养模式成了当地知名的富民产业。这其中不仅有胡春林一家的致富故事,更有这片土地上悄然变化的发展理念。

  从广安市区出发,沿着蜿蜒的广恒线一路前行,山谷、稻田、鸟鸣、花香、溪流潺潺经过一个多小时数不清的上坡与下坡,抵达东岳镇东石村的幸福农场这是胡春林妻子祝圆圆每天固定的通勤路线后夫妻,此前在市区经营着超市和宾馆生意,“打拼了6年在城区买了房,小日子还算可以,没想到疫情来了。”祝圆圆说,特别是宾馆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让他们不得不考虑另谋出路。

  祝圆圆的老家是与东岳镇相邻的石笋镇,就是湖州南浔援建的万头湖羊基地的所在地。回村养羊这事,还得从她回娘家的所见所闻说起。

  “六七千只羊养在一起,竟然闻不到什么臭味。”最初的直观感受,让夫妻俩对陌生的湖羊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留心观察起这个家门口的现代化养殖基地。

  万头湖羊基地6686体育,就建在石笋镇龙岩村的绿水青山之间。远远望去,一排排橘的“标准厂房”格外显眼。羊舍里装着自动遮阳帘、换气排风扇、喷淋装置,羊舍之间是纵横交错的柏油路,周边则是一碧绿的草坪和成行的树木。

  “我们这也有养山羊的,那羊圈又脏又臭,谁能想到羊还能这么养!”让祝圆圆更想不到的是,就在万头湖羊基地旁,还建起了一个集生态、休闲、科普、娱乐、美食于一体的湖羊文化主题乐园,成了城里人都爱来打卡的网红地。

  每次周末回娘家,祝圆圆总能看到村里都是小汽车,到处是游客,热闹极了。她从南浔来的挂职干部口中得知,这叫农文旅融合发展,就是要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湖羊养殖,还要利用美味的湖羊和美好的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帮助老百姓致富。

  看着小镇的变化,听着新鲜的模式,祝圆圆有些蠢蠢欲动了。2021年秋天,夫妻俩商量了很久,决定回乡当“羊倌”。他们跑遍了南浔在广安援建的75个幸福农场后,掏出做生意攒下的所有积蓄,租下了由东石村等四个村联合共建的幸福农场,买下了基地的全部湖羊。

  只是看人放过山羊的夫妻俩,一口气要养上千头湖羊,除了勇气,还得有底气。远道而来的师傅施方剑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施方剑是南浔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3年前,他被派到广安,走村入户指导当地农民养羊,也把生态种养模式一点点植入广安这片土地。

  走进胡春林家的幸福农场,一排排干净敞亮的羊舍里,羊儿们正“享用”新鲜的草料。凑近了看,每个羊舍里都铺着镂空的竹木板,板下的水泥地面是倾斜的。“羊粪透过竹木板的缝隙掉到下面,这样就与羊的生活空间分离了。水泥地面向一边倾斜,就可以让羊粪自动滚到一边,方便收集。”胡春林介绍得头头是道,俨然已经成了半个专家。他说,有了南浔专家带来的巧妙设计,不用什么人力就能让羊舍干干净净,羊儿也就不容易生病。

  走出羊舍,一牧草突然闯入眼帘,最高的竟长到了2米多,风一吹,仿佛碧绿的海面翻滚着波浪。“这叫金牧粮草,我一共种了70亩,肥料就是羊粪,所以长得特别好,湖羊可爱吃了。”胡春林算过一笔账,运用这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每只湖羊可以减少饲料成本180元。

  “养殖户的小账算得过,我们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大事才能推得开。”施方剑说。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在对口援建工作中,自然融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

  以前,稻草、麦秆、玉米秆、花生藤等废弃秸秆,农民不知如何处理,就堆一堆点火烧了,烟尘漫天。而这些恰恰是湖羊的优质饲料,农技人员研究配方,推动湖羊基地向农户购买秸秆。如今,3万头湖羊“胃口大开”,焚烧秸秆的现象不见了踪影。

  湖羊的到来,也把广安的生态农业推上了快车道。遵循绿色低碳的理念,当地围绕湖羊建起了“湖羊+龙安柚”“湖羊+晚熟柑橘”等5个循环种养生态基地,形成一个个自成闭环的绿色产业链。

  广安城区,有一家特别有名的炭烧羊肉店,每到饭点,必得取号排队。每桌必点的招牌菜是炭炉羊肉煲,片片羊肉随着沸腾的汤汁上下翻滚,还没下筷先闻到浓郁的鲜香,口水瞬间从舌底泉涌而出。夹一片放进嘴里,口感软嫩,滋味鲜甜,满嘴肉香。

  “他们用的羊肉就是我家的。”祝圆圆得意地说,在她家的养殖场,丈夫胡春林主内,搞养殖,而她则主外,管销售。做了多年生意的祝圆圆练就了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她打出“生态养殖”的招牌卖湖羊,自家的羊都不够卖。

  “你看,我把羊儿吃什么草、羊粪怎么做成有机肥种牧草都拍成了短视频。”祝圆圆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越来越看重吃得健康,我这些短视频就是最好的广告片。”今年春节前后,祝圆圆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都是来买羊的,自家出栏的600头湖羊不够卖,她就把生意介绍给其他幸福农场和养殖户。但有一条,必须是循环种养模式下养出的湖羊才行。

  从太湖南岸远道而来的湖羊,不仅带动广安50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更成为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使者。农民群众从它身上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自然也将生态环保的意识根植在了内心。

  一条狗、一只猫、一群羊、一绿油油的牧草胡春林和祝圆圆两口子的生活忙碌又踏实。相对于妻子的快人快语,胡春林更显得内敛含蓄些,他有一个安静的爱好画油画6686体育

  羊舍旁的小卧室里,除了桌上堆得高高的湖羊养殖书籍,最抢眼的就是胡春林自己创作的油画,或鸟语花香、或青山绿水,大多色彩明艳,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得空的时候,他最喜欢背上画板,开着电动车去田间地头转悠,遇到好看的风景,就支起画板静静画下来。

  “我们这个地方,以前没得啥子产业,所以生态环境好;现在能在家门口赚到钱了,还能保持这么好的环境,那生活就更安逸了。”胡春林说,他要把广安的好山好水画下来,把湖羊的故事画下来,给全国朋友看6686体育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