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6 SPORTS国营农场:一个时代的标志正渐渐沉淀在历史长河中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2-30 20:06:59    浏览:

[返回]

  6686 SPORTS国营农场:一个时代的标志正渐渐沉淀在历史长河中国营农场,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一个特殊体制,曾在计划经济年代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国营农场”这个名词,正渐渐在淡出人们的认知,将成为历史的记忆。我曾是农场人,今天就聊聊农场事。

  我所生活 、成长的地方,就是我今天要聊到的“国营五三农场“,也是湖北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国营农场,由李先念同志在湖北工作期间亲自破土奠基,于1952年开始垦建,1953年正式命名为“国营五三机械农场”。

  在我的认知中,农场 这个体制特殊的地方很多。先说说农场的级别,在行政上只是县级。但和县比较,地域却小得多,只有1228.6平方公里,相当于县里的一个镇。人口最多时也就五、六万人。但农场的领导级别却很高。农场的第一任场长周季方就是老红军,资格比县长都高。也许是冠以“国营”二字吧,当时农场的人都有一种优越感。

  农场的行政结构有,总场—分场—生产队。全场有八个分场。生产队下面就是生产小组,也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生产队长每天派活,工人各干各事,记工员记下每个工人的工分,月底按工分计算工资。

  值得突出的一点,就是农场的分配体制。除工资发放不同于县里,还有粮食分配。农场和农村虽同从事农业生产,但农场和县是有区别的。我曾经在另一篇“头条”的图文中,写到我小时候因为粮食定量吃不饱而挨饿的事,就有很多朋友喷我,质疑、质问的不少。认为我在编造。受到质疑后,我也专门百度过,才知道那时农村吃粮食没有定量,县里农村是“交足国家的,留足自己的”。话又说回来,我还是不很清楚那时县里的农村具体怎么分配,如果有明白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科普一下6686体育,但不要再喷我了。

  农场,主要定位是商品粮生产 。所生产的粮食,不论多少,全部上交国家。然后国家再按定量返拨计划粮6686体育。所有居民都按定量称取口粮。我们农场不只生产粮食,还养牲猪上交国家。

  农场,虽然是和县级平行,却有很多机构是不具备的。如农场没有设政协、等,我们参加选举,都是附在靠近的县实施自己的选兴权。农场的公、检、法等,也只设上级的派出机构。对于这种现象,我也弄不懂。

  2001年10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省属国有农场改革的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五三农场由荆门市属地管理,并设立屈家岭管理区。管理区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自此,负重前行几十年的五三农场不复存在。

  说到这里,我想声明一下,我写的都是我经历的6686体育。我们国家这么大,农场也不止我这里一个。可能有别的农场与我所说的有一定差距。如果是这样,请不要用你的认知来否定我的事实。

  还有,我写这点小东西,也是为“农场”这样一个曾经的体制存在作一个告别。毕竟在这种体制下生存了半辈子了。农场虽不存在了,但老一辈的农场人,仍然回望来时的路,那些曾经为农场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人们,退休后还享受农场待遇,每月都可以领到三千元以上的退休工资,还有医保。百年之后 还有一笔安葬费。

搜索